素有“桃花源里人家”之称,始建于北宋,发展于明清,已有千年历史。在喧哗的都市之外,抱残守缺,呈现了一种朴素的民间生活。
又称“凌云阁”,始建于清道光年间。分上下两层,粉墙墨瓦,飞檐翘角;在此凭栏远望,远山近水尽收眼底。
胡文光,西递村人,明嘉靖年间中举,后官至大夫。明万历六年,经皇帝批准,西递村民修建了这座功德牌坊,以表彰胡文光对民众所做的善事。
建于清康熙年间,房子的主人是一位“以商入仕,以仕保商”的文人名士。其后裔发达,均在外地居住。取名“旷古斋”,寓意广博徽州文化。
建于清咸丰年间,是一座精致的徽派民宅。除天井以外,中厅楼上设置了一座木拱相围的“楼上井”,这种独特的设计,在徽派古民居中是很少见的。
建于清咸丰年间,房子的主人原是徽商中的佼佼者。这座玲珑的小别院,不但清静雅致,而且注重细节,无论雕刻还是楹联,都把主人的的身份和追求一 一体现。
建于清朝甲寅年间,是“徽商泰斗”明经胡氏二十四世祖胡贯三,为追思祖父丙培公和父亲应海生而建。
大夫第,一般指古代文职官员的私宅。此处为西递人胡光照的故居,当年他曾朝列大夫、官至知府。
建于清雍正年间,原为朝列大夫胡光照的父亲胡尚焘所建,现为“徽商泰斗”明经胡氏二十四世祖胡贯三的后裔居住。
建于清康熙年间,为“徽商泰斗”明经胡氏二十四世祖胡贯三之父胡应海晚年居住的地方。
始建于明万历年间,原为明经胡氏十四世祖仕亨公的住宅。后毁于大火,清乾隆年间重建。如今为“西递民俗展览馆”。
建于清康熙年间,为收藏家、笔啸轩主人胡积堂的故居。这是一座分前后厅,三间三楼结构的古民居建筑,高大宽敞,雅秀古朴。
建于清同治年间,是西递村的一座书厅,又叫“便厅”。整体结构与四合院相似,两侧平房,环绕一座小庭院。
建于清朝康熙三年,是二品官明经胡氏二十五世祖胡尚熷的故居。胡尚熷是胡贯三的长子,也是履福堂主人胡积堂的父亲。
建于清乾隆时期,为四合院二楼结构。清道光年间,成为了著名收藏家胡积堂的居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