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命加载中···

德国占领青岛时期最繁华的商业区,路两边汇集了大量德式建筑,也有许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旧址。
D1  山东青岛
游览时间: 5小时
    许多人的青岛之旅是从栈桥开始的,这是任何一个来青岛旅游的游客都不能错过的景点。
步行
50米   约2分钟
    中山路是青岛老市区最繁华的地方,是一条有着百年历史的商业街,曾经是青岛的“名片”,与上海的南京路、北京的王府井齐名。
步行
30米   约1分钟
    建于1910年,是德国人在青岛修建的第一个俱乐部,也是上层人士的社交场所。由德国设计师库尔特·罗克格设计,1914年,这块孤悬海外的德国殖民地被日军攻陷。罗克格在这次战斗中被俘,后被押往日本度过了5年的牢狱生涯。
步行
390米   约8分钟
    建筑属于德国新文艺复兴风格,建造的目的,是“为士兵和水兵提供休养娱乐的场所,以免他们游荡街头,随意酗酒,并由此引起道德沦落。此外,还作为德国伤病员的疗养所使用。”
步行
200米   约4分钟
    由中国设计师陆谦受和吴景齐设计。陆谦受是英国皇家建筑协会会员,吴景齐硕士毕业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科。这是两位前辈合作完成的第一件作品,后来还合作设计了著名的上海中国银行大厦等。
步行
30米   约1分钟
    山左银行不是国有银行,也不是外资企业,而是由中国民族资本创立的银行。现在当做中国银行营业所使用。
步行
180米   约4分钟
    1928年,山东掖县人王聚义,王德聚和王聚合兄弟三人分别取名字末尾一个字,也就是“义、聚、和”三个字为名字,开设了这个钱庄。
步行
15米   约1分钟
    由中国第一位留美归国的建筑师庄俊设计,他毕业于伊利诺大学建筑工程系,同时也是中国建筑师学会创始人及会长,被誉为“中国第一建筑师”,清华大学的第一批建筑也是他设计的。
步行
25米   约1分钟
    是青岛历史上第一家由中国人自己开办的电影院。1931年12月举行开业典礼,同时放映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《歌女红牡丹》,并邀请到电影主演、中国电影皇后——胡蝶来剪彩,当时中山路上人如潮涌,争相一睹“皇后”风采。
步行
200米   约5分钟
    创立于1891年,是青岛唯一的餐饮百年老字号,也是山东省历史最久的著名鲁菜餐馆。李鸿章、恭亲王溥伟,还有作家萧红、萧军、老舍、巴金等人都曾在此用餐。
步行
15米   约1分钟
    老青岛有这个样一个顺口溜:“头戴盛锡福,脚踏新盛泰,手戴亨得利,吃饭劈柴院。”盛锡福的名声很响亮,就连毛泽东、周恩来、刘少奇、陈毅等出国访问时,戴的都是“盛锡福”产的帽子。
步行
90米   约2分钟
    青岛著名的小吃街,也是青岛十大名吃“王姐烧烤”的发源地、还有传统的“劈柴院锅贴”、地道的“老青岛沙锅”,当然也有最具青岛特色的“海鲜烧烤”。也是青岛当地戏剧“柳腔”、“茂腔”等的演出地。
步行
240米   约5分钟
    “胶澳”是青岛的旧称,这所电气事务所一直是电业管理部门的办公地址。现在是青岛市商业银行中山路支行办事处。
步行
240米   约5分钟
    全名是“横滨正金银行”,一战期间,日本接管了德国在青岛的一切特权,当时在日本垄断资本的支持下,依靠资金力量,这家银行操纵着青岛的金融市场。
步行
330米   约7分钟
    前身是山东会馆,由创办山左银行的傅炳昭等人创办,后来青岛春和楼的经理——天津人朱子兴,以及北京等地人士加入,因为古时北京一带属于燕国,而山东属于齐国,所以改名为齐燕会馆。
步行
80米   约2分钟
    取引所是个日本名称,意思是“买进卖出的交易场所”,就是我们说的“交易所”。建于1920年,面积1.8万平方米,是当时全国建筑规模最大的证券交易所。
步行
130米   约3分钟
    建于1927年,是满铁的子公司,“满铁”是日本政府设置的一个特殊机构,表面上是一个铁路经营公司,即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,简称“满铁”,但却公然涉足于政治、军事、情报等领域。
步行
110米   约3分钟
    我国道路客运业发端于青岛,馆陶路由于靠近海关、后海码头和大港火车站,交通发达,1910年,诞生了中国最早的汽车站——馆陶路汽车站。
行鸽旅游App,听游世界
覆盖全球200座城、20000个景点